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173173游戏网 (https://www.173173game.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厂商新闻 > 正文

为什么游戏常被“黑” 戒网瘾机构利益不菲

发布时间:2013-11-05 02:08:26 所属栏目:厂商新闻 来源:游戏媒体
导读:为什么游戏常被“黑” 戒网瘾机构利益不菲

【转载自17173:只为传递信息目的】

  近半年,韩国政界、医界对于“游戏毒品论”的讨论源源不绝。

  今年5月,韩国议员Shin Eui-jin就曾提出过将游戏与酒类、毒品、赌博一同划为四大成瘾类事物,并严加管理。 随后,韩国精神成瘾医学会积极跟进此事,认为应使用四大成瘾法管理线上游戏,敦促尽早立法。

  前几日,韩国政界召开了“4大中毒预防管理制度讨论会”,其中将游戏与赌博,酒,毒品列同归为4大中毒物质,并将制定相关的法规。

  这一系列举措遭到了韩国游戏业的强烈抵制,并且得到了不少用户的支持。然而,“游戏毒品论”的推进在韩国却没有半点止步。有分析认为,这或许和“网瘾戒除”这一产业背后巨大的利益链条有关……

戒网瘾最新图片

  韩国游戏业:成瘾医学会游戏毒品论背后的“集团利益”

  在今年5月提成将游戏、毒品划为同类的韩国议员Shin Eui-jin被曝曾是医学教授,加之韩国“成瘾医学会”对此事的推动,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韩国游戏业者称,成瘾医学会如此支持成瘾相关法案,或许是因为一旦制定成瘾相关法案,他们便能从成瘾诊断及培养治疗专家中获得利益。

  有一位游戏业相关人士表示:“有人认为医学界觊觎的不是四大成瘾法实施后设立的基金,而是规范成瘾后产生的利益,甚至医学界里也有研究结果指出游戏并非成瘾现象。成瘾医学会的主张仅能代表部分利益团体的单方面主张,各界其实相当好奇将游戏断定为成瘾的理由是什么。”

  “戒网瘾”业务究竟有多赚钱?每人每月花费5000元

  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健康成长,很多家长不惜重金送孩子去“治疗”。基于父母最迫切的这点需求,“戒网瘾”的相关经济依靠游戏产业的发展,找到了生存空间。

  17173记者在网上搜寻关键字“戒网瘾”,仅第一屏就出现了多家医疗机构或现私人学校的广告。这些机构多以“封闭式管理”为主打,宣传“让孩子获得新生”。

  不得不承认,许多青少年因为在游戏上失去自制力而导致沉迷,通过一定程度的隔离、集体生活,能够摆脱对游戏的依赖。但这样的“治疗”值得家长们花费重金吗?

  根据人民网2010年的一篇报道,各种“戒网瘾”机构往往花费不菲。以早些年鼓吹“电击疗法”的Y教授为例,报道中称,学员收费总体平均大约在每人每月5000元左右。而在这里“治疗”过的“网瘾孩子”,截止2010年已接近3000人。

  而时常在媒体、微博上鼓吹“游戏毒品论”的T教授,根据报道,其2008年举行的一场“戒除网瘾”夏令营(共5天4晚),向每个学员家庭需收取4800元,全国各地共接受家庭约为8000个,收入不菲。

  争议从来在游戏成瘾 而在该不该靠妖魔化游戏来获利

  其实,合理安排时间,健康地参与游戏,从来都是社会各界一致的声音。不管是国内的各种X教授也好,还是韩国的“XX医学会”也罢,他们受到争议的原因都不在游戏是否会“成瘾”身上,而是在于这些个人或机构对“游戏”这一名词偷换概念式的刻意妖魔化上。

  游戏,作为一种有利有弊,或者,即使退一万步讲,利弊难以控制的事物,和电视、网络等娱乐行为一样,都有可能给青少年带来负面影响。但是把“游戏”这一概念单纯地等同于毒品、赌博这类完全有弊无利的东西,大力鼓吹甚至妖魔化游戏的负面效应,再配合上“网瘾治疗”相关产品的后续宣传,这样利用部分家长无知心理获利的行为,让许多人感到不耻。

  相关阅读:

  韩国议员提议将游戏、酒类和毒品划为一类

  韩国相关机构称游戏与毒品相似 应立法管束

  韩国欲出台游戏中毒法 将游戏等同毒品赌博


【编辑:河马】

(编辑:173173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