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173173游戏网 (https://www.173173game.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厂商新闻 > 正文

职场交流:硅谷码农难,“码婆”更难

发布时间:2013-11-12 09:52:53 所属栏目:厂商新闻 来源:游戏媒体
导读:职场交流:硅谷码农难,“码婆”更难

    在这个深秋的午后,我静静地坐在这家著名IT公司办公区的一隅,手中的热巧克力足以令我温暖。此时,旧金山硅谷和中国一样,也由秋转冬,寒冷的季节翩然降至,冬季最需要的是什么?当然是正能量。

    不知道祖国的IT LADY们你们过得怎么样?是不是整日烦恼着拥堵的交通和绝望的空气,或是在走高的房价和若隐若现的小三中苦苦挣扎,抑或是在成日的加班中逐渐迷失了自己?我知道你有足够的理由犹豫徘徊挣扎甚至愤懑,但就在这一瞬间,请你给心灵按下暂停键,来感受一下来自大洋彼岸姐妹们带来的正能量。

    独立坚强的硅谷码婆

    在国内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女性并不罕见,她们分布在市场、PR、人力、研发等各个岗位,我们称之为ITLADY。但在硅谷,女性工作者的数量就少得多,并且就中国女性而言,由于语言、文化等方面的限制,其职位极为单一,一般都是编程类工程师,与码农相对应,她们自称为码婆。

    码婆的Profile大多类似,国外计算机科学(CS)或者电器工程(EE)硕博毕业,以性别优势较为轻松地进入男多女少的IT公司成为码工,从此拿着同码农一样的薪水,但却在职业生涯的初期享尽好处。

    由于女性码工较为罕见,所以常常成为team中的调节剂,leader在分配任务时往往不会过分压榨码婆,一般会将较轻的任务分给她,并且对其工作结果的期望也设定的很低,稍微做出点成绩便可得到“一片喝彩”。

    但这并不意味着码婆的生活是轻松而容易的。

    在职场中,虽然其在面试以及入职初期可以享受到一些来自性别方面的优惠,但相对的,其职场瓶颈也来得更快。一位硅谷码婆告诉记者,“行业总的来说对女性开发员有着固有的偏见,如不能承担重要任务,女性不真正精通技术等,所以码婆想要得到同码农同样的发展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对此,另一位接受采访的码婆也很赞同,她表示,“码婆混起来并不难,但不论行业潜在的歧视还是家庭的原因,其要想向上走需要比码农付出多得多的努力”。

    事实上,码婆的生活甚至比码农更加不易。作为女生,其更加不容易热爱以及擅长计算机相关学科,因此从求学时开始,其为了获得同男性同样的学术成绩便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工作后,大部分码婆都正常地结婚生子,其在一边应付繁忙费脑的码工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回家照顾幼儿以及老人,而此时,下班后的码农却可以享受一下难得的休闲时光。

    并且,相比国内上班一族,码婆们面临的家务也更加繁重。首先,由于国外并不限制生育,甚至以个税优惠鼓励多生,一般码婆们都有至少两个孩子;其次,码婆们由于收入较高,国外房价也相对便宜,一般都拥有自己的独栋别墅,那么与宽敞的房子相对的便是成倍增长的家务量;第三,往往家中还有不懂英文及开车的老人需要照顾。

    不仅如此,如果说每一个职业女性都多多少少面临着上述工作家庭平衡问题的话,独自在国外生活的码婆们最大的烦恼其实来源于内心的孤独。

    “从18岁出国开始,我便学着独立生活,因为害怕父母担心,有什么问题也总是一个人扛着,”一个受访的硅谷码婆向记者坦言,“不论是上学时的压力,还是同老外恋爱的烦恼,又或是目前面临的绿卡的压力等等,都需要自己面对。”

    原本同样是脆弱敏感需要巨大情感支持的女性,独自远渡重洋的码婆们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缺乏来自父母、朋友的直接支持,唯一可以聊以慰籍的仅有几个有限的华人论坛。“在美国,中国人分布的相对分散,很难交到朋友,与老外基本很难建立connection,有什么事情最先想到的是上华人论坛发帖求助查资料,或者是自己扛下来。”

    “以失恋为例吧,国内的姐妹们大多同国男恋爱,没有文化差异,而我们留学生很多男朋友都是白人,有很多文化差异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没有朋友可以交流,因此只能自己慢慢摸索,并且失恋后没有朋友家人可以哭诉,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己整理心情,或者上华人论坛上发帖求安慰。”一个已经结婚了的码婆回忆道。

    于是,种种的一切使得漂洋多年的码婆们养成了独立坚强的个性,她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曾经经历过困难的时刻,不论是求学时的毕业之困,还是失恋,还是职业家庭困难,这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咬紧牙关挺过去。

    那些温暖的瞬间

    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天总是宠爱那些坚强而自我救赎的人们,这对很多硅谷码婆而言也不例外,她们中的大部分人目前都走出了困境,迈向成功与幸福,并将过去所经历的一切视为财富与“亲切的纪念”。

    入冬时节,她们也在北美华人网上回顾了她们过去生活中那些温暖的话语与温暖的瞬间,点击往下看吧:

    Guoxiang:Ph.d 最艰难的一个阶段,找完导师,找committee们一个一个去签年度总结,到了一个大牛那,居然没有象其他老师一样敷衍了事,而是认真地问了问马上要发表的文章,问了idea和实现方法,然后笑眯眯地说You did a good job. 也许今天看来是客气话,但那是跟随我老板之后听到的第一句赞扬和鼓励。老板的无情催促、师兄弟们的冷漠与拒绝帮助、次次组会的如坐针毡、一个人无助的挣扎与疯狂努力学习,仿佛都因为那一句话而释然,所以铭记至今。

    鸡蛋壳:和大洋彼岸的爸爸通电话,最听不得老爸说一句:哎呀女儿啊,你很可怜啊!一听这话,马上热泪狂流,但还要装作根本不在意的样子。

    hyalite125:孩子她爸工作上有一段时间很不顺利,课题难,进展慢,压力大,领导的各种不理解,同事之间还有人给制造麻烦,他一边开车一边向我抱怨,越说越生气,我只能耐心的安慰他开解他,很着急自己也帮不上他什么忙,孩子小我又上学,家里都靠他一个人支撑真的很不容易。

    这时,我们当时坐在车后面才两岁还没上幼儿园的女儿,在我们说话停顿的间隙,用稚嫩的小声音清脆响亮的说:"爸爸,加油!"我们都愣住了,从来没有在我面前哭过的孩子她爸立马飙泪了。是啊,为了孩子我们更应该坚强一些。好几年过去了,现在孩子她爸事业进展的很顺利,我们的二宝也已经一岁多了,我们经常回忆起女儿的那句话,依然温暖。

(编辑:173173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