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家用电脑与游戏的倒掉:平媒的盛衰
《家用电脑与游戏》似乎终于要走到尽头了,国庆之后,随着该杂志的官方微博发出了11月和12月和合刊通知,并且附带了一张极其悲壮的类似于告别的声明,似乎暗示着这本杂志即将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 虽然该杂志方面没有明确表示即将停刊,但是从种种迹象来看,停刊似乎已经是必然之事了,且不说这次官方发布了如此悲壮的声明,作为CJ展多年来合作的官方刊物,家游今年在CJ展前夕罕见的发布停止推出CJ展官方刊物的声明,便已经令不少人遐想连篇了,此外,最近这几年家游影响力日趋下降,家游销量锐减,除了网络途径外,其他渠道购买家游都很不方便,凡此种种,都足以说明家游已经陷入了绝境,而在此种情况下,选择停刊倒也未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只是很多老玩家群体和游戏业从业者对于家游这本历史悠久的游戏杂志都还有着不少感情,因此这次疑似停刊的消息一出,立马引发了各界关注的热议,家游官方微博发出告别微博后,评论数和转发数都达到了很高的数字,令人不胜唏嘘,不胜嗟叹。 家游这本杂志,早年不可谓不辉煌,作为最早成立的国内三大游戏杂志之一,历史相当悠久,与电子游戏软件、大众软件并肩而立,曾经引领了整个国内游戏媒体的风潮和导向。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末期,这三本杂志在游戏玩家群体中可说是尽人皆知,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那个网络还不发达的年代,这三本杂志对于游戏玩家而言就是最高精神食粮。 家游早年成功的一个关键在于涉足了电子游戏与电脑游戏两大类别,这和曾经的《电子游戏与电脑游戏》杂志的定位是类似的,那时候的家游还叫做《家用电脑与游戏机》,对于电子游戏和电脑游戏都有关注,再加上杂志的选题和文章质量不错,因此获得了很多玩家的认可,此外就杂志定位而言,家游更贴近普通玩家群体,对于玩家群体的喜怒哀乐关注更多,在针砭时弊之余也经常关注一些冷门游戏门类和不为大众所知的游戏群体,这是家游和其他同时代游戏媒体的一个截然不同之处,也是家游的灵魂和个性所在,当时几乎每期都会出现此类有思想内涵的专题文章,成为了该杂志的一个品牌和特色,即便后来家游改版成了专门的电脑游戏杂志,这种对于玩家群体的人文关怀也依然存在。 2000年后,家游改版,名字改成了《家用电脑与游戏》,大幅减少了电子游戏部分的内容,成为了一本专门的电脑游戏杂志,但是在很长的一个时期,直到2009年的时候,家游的灵魂和特色依然存在,依然保持对玩家群体的深厚人文关怀,在这个期间,诸如《目睹中国游戏业之怪现状》、《ChinaJoy凸显中国游戏业十大矛盾》、《沉默的人——中国电视游戏业往事》等针砭当下时弊的文章都深受玩家欢迎,而像《那些花儿——女性玩家访谈录》、《我只剩你一个》、《三十以后才明白——大龄玩家的游戏生活》等专题文章则令大众见识到了一些不同的游戏群体和普通玩家的喜怒哀乐,应该说,这些文章正是家游在进入本世纪后一个很长时间内依然能够吸引到很多读者的关键原因所在。 《家用电脑与游戏》为何会停刊? 家游为何后来越来越难以吸引读者了?家游为何会陷入绝境乃至于要停刊?此中原因比较复杂,应该说,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最后导致了这样一个结果,而这些因素中,既有人为因素的缘故,也有大环境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众所周知的网络时代兴起,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玩家对于游戏资讯的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随着游戏领域的逐渐开放,玩家玩游戏不再是像上个世纪90年代那样一种十分憋屈的状态,因此那类针砭时弊以及类似于鲁迅式杂文形式的愤青类文章日益不再受到玩家群体的喜爱和关注了,所以电子游戏软件和家游乃至于大众软件,虽然早年都有很多此类文章,但是最近这些年也基本上不太推出这些文章了,当然这也和国内整个媒体监管环境越来越严苛有一定关系,此类针砭时弊的文章如果出现在网络上还好说,大不了一删了之,但是如果是发表在了杂志上,触碰了监管红线的话,杂志社很可能会遭受灭顶之灾。 此外网络时代玩家群体需要的资讯逐渐开始出现一个趋向于量而非品质的趋势,也就是说,玩家更喜欢看到大量的游戏资讯,而不太关注这些资讯的质量,再加上时效性的因素,因此游戏网站在这方面就有了天然的优势,一本杂志一个月花了很多时间做出来,文章虽然有内涵有水准,但是时效性大幅落后于游戏网站,而大多数玩家对于平媒文章的需求并不是那么的迫切和强烈了,毕竟现在游戏网站那么多,通过浏览大量游戏资讯对于一款游戏就能了解个八九不离十了,游戏平媒的文章也许更加有深度,但是对于大多数玩家而言却不一定看得进去了,毕竟不是每个玩家都想弄懂游戏的那些深刻内涵的。年纪长的老玩家现在都不太玩游戏看游戏杂志了,新玩家则是从小就看各种游戏网站长大的,这和日本现在传统游戏衰落,新兴手游页游崛起的情况是类似的。 家游编辑大出走导致杂志灵魂不再,进而杂志衰落,这是最近几年家游出现的情况,这和电子游戏软件末期的状况是类似的。大概是从2007年开始,游戏平媒就开始出现一些危机了,到了2009年之后越发严重,而从2010年开始,家游很多编辑陆续出走,导致编辑人数不够,也导致了杂志的水准大幅下降,进而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例如家游昔日最出名的编辑之一大狗,出走到网易游戏频道后打造了《见证》栏目,这个栏目可以说正是体现了家游昔日那种人文关怀精神的延续,而家游在失去大狗这位优秀的编辑后,专题文章再也难以重现昔日那种引起重大影响的效果了,当然我们也不能去苛责大狗这位编辑,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地处流,况且网媒的监管环境比起平媒好得多,大狗如果依然留在家游,类似于《见证》中那类比较激进的文章恐怕也难以发表在家游上了。 随着大狗等人的离去,早期进去家游的那些编辑只有两位依然留在了编辑部,直到现在,然后整个编辑部的编辑人数大概也就是六个人左右这样,应该说他们为了家游的存续,还是花费了不少心思的,奈何形势比人强,时代变化太快了,他们的努力都要么成效不大,要么就适得其反。 (编辑:173173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