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科技暂缓IPO进程 陈昊芝:我只要大赢
其中4月份单月游戏业务净利润1500万,但Q2总利润只有1000万人民币 这家公司运营到2014年Q4,游戏业务月均净利润2000万,仅游戏业务当季度6000万净利润 Q3开始发力外部平台业务合作如向WP8、Facebook甚至腾讯通过引擎和工具帮开发者输出产品,引擎为基础接入第三方云服务、广告、支付分账,用户平台提升用户多次转化,广告业务实现利润 在Q4基于平台业务的毛利润5000万,净利润1800万,即平台业务自付盈亏的同时还有300万美金利润 2015年 收入目标30亿人民币 其中游戏业务规模24亿,平台业务规模6亿(含各大平台分账、广告佣金、用户平台收入) 游戏业务当年净利润3亿人民币即5000万美金 平台业务当年净利润2.4亿人民币即4000万美金(因为平台业务仅计入分账收入属于高毛利高利润业务) 该公司按照2015年估值 游戏业务5000万美金*10 +平台业务4000万美金乘以20 公司上市估值13亿美金。如果是一年后的这个时候上市将按照2016年的预期上市 2016年平台业务利润将从2015年的40%占比提高到60%,公司总利润预期可能是2.5亿美金 这个可以自己去算了。 A公司是我们现在 B公司是我期望我们在Q4最晚明年Q1达到的起步状态。 到香港10天的时间,我增加了对于资本市场的敬畏和理解,但同时也去除了对于IPO过程的恐惧。刚到香港的时候对于如此恶劣的市场环境感到悲观。因为中概股在过去2个月中普跌40%包括腾讯都跌去了27%。可10天的时间,我们看到非常多的投资人对我们平台和引擎概念的认可,但是没有收入支撑,他们不可能给出超出市场普遍认知的定价方式。 这里包括我们现有投资人及一些策略投资人都争先恐后的下单,给我们最大的支持。 而另一方面如果按照这个价格上市,我们将成为过去5年来成长速度比利润规模比公司业务的长期PE最便宜的公司(什么比例呢,假设腾讯今天的估值方式是1,京东是0.7,京东的估值就具备不错的性价比有30%以上的成长空间,我们的估值比实际价值是0.05,所以我和Gary之前是通过招商银行贷款1000万美金希望购入自己的股票,因为太便宜了),买入即意味高额回报,可他们告诉我,市场环境和公司的阶段就是这样,你们没有准备好,就必须面对。 我和Gary在这种环境下选择延缓上市,但这个选择需要能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汽车之家 2012年上市时4亿美金没有承销商解盘,2013年上市30亿美金还在哄抢 去哪儿几次路演的准备 最后上市还是延后了近1年 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我们是否已经有充分可以预期的业务增长,有良好的管理,有平台业务的收入体现。其他的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如果按照B公司的模型,我们现在和投行重新核算我们的预期,一方面是平台业务预期无法计入,因为还没有财务体现,一方面是目前上市的过程需要延后1个月,但估值不一定会提升多少。只是年内的收入规模压力下调后我们有更多空间推动平台业务。惨胜如败 我只要大赢 按照Gary的说法,我们终于搞明白竞技场的规则了,那就按照他们的规则玩。 我和Gary回来之后,会集中资金和资源在游戏业务及平台业务的优质业务和优质团队上,同时会拆分游戏业务及平台业务,平台业务提高研发、运营、产品的有效性和效率,实现收入模式的突破和快速增长。游戏业务我们已经摸索到一些有效并且可持续的产品和业务模式,我希望触控游戏真的可以让用户认可,让我们自己为之骄傲。 在上述的过程中,我希望可以让有利润的团队获得更高的回报,让有预期的业务及团队获得更有效的资源和支持。 昊芝 2014年5月21日 【编辑:花园】 (编辑:173173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